台灣一年報廢超過上千萬顆燈管、燈泡,如果沒有妥善回收,就容易成為環境的負擔;27日環境部攜手多家照明品牌業者,共同啟動照明光源汰舊換新推廣活動。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主任祕書 劉怡焜:「我們從91年開始公告回收這些廢光源,那目前已經回收率預計今年底達到94%;那另外還有6%大概有6,000噸左右。」
照明光源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但傳統燈泡耗能高、壽命短,碳排放也比LED燈高。
台灣區照明燈具輸出同業公會理事長 李世宗:「LED照明是新一代照明的主流,LED照明它的功能性、它的壽命很長。」
以一顆16瓦LED燈取代23瓦傳統燈泡為例,耗電量可減少三成,壽命更延長四倍;若以全國回收率達到94%計算,每年可省下2.2億度電、減少1.1億公斤碳排放。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分組長 鄭安利:「減少的耗電量算起來的電費就會相對地減少,經過計算它一年至少一顆燈泡可以減少大概102塊左右。」
環境部表示,活動自9月9日起至10月底,民眾只要將舊燈泡、燈管交至合作通路回收就能參加抽獎、折扣、集點等優惠;同時也呼籲民眾檢視家中照明設備,踴躍汰舊換新,減少地球負擔。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