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瑞穗生命紀念園區設植葬區 奇美納骨牆仍無進展

大綱

日前瑞穗公所敲定將火化場旁設置瑞穗鄉生命紀念園區,以植葬為主要方式,打造一座兼具生態、人文與在地特色的紀念園區並全力推動公墓公園化;但有族人反映,自2021年啟動規劃的奇美納骨牆至今卻沒有新進度,呼籲公所盡速進行相關行政流程,改善當地族人掃墓時舟車勞頓之苦。

為了響應環保喪葬模式,瑞穗公所將在生命紀念園區設置植葬區域,近期擇日動工;而本次工程將耗資100萬元經費,預計施作50個工作天,估計每次可容納900個靈位。

瑞穗鄉長 吳萬德:「有效節省土地資源,同時體現對生命的尊重、回歸自然。」

但是在此同時,奇美納骨牆工程卻仍未看到一絲曙光;族人提到,自2020年進行會勘之後就沒有新進展,而且部落也在之前通過部落會議同意設置納骨牆。

在地居民 Solon Oseng(蔡秀雄):「大家都會同意去做。(這樣比較方便嗎?)對啊,大家一起掃墓、一起看祖先,後面就很清楚啊!(現在掃墓比較麻煩嗎?)兩邊跑啊!又瑞穗,我的還到德武、玉里一大堆。」

瑞穗鄉奇美村長 Tamod Fayo(蔣國雄):「旅外的族人都可以回來自己的部落、拜祖先親友,還可以看看自己的田地、看看自己的老人家,起初的想法是這樣;能不能幫忙一下?先弄個兩道牆,如果說接受度很高的話,滿了再追加。」

公所回應,除了鄉內自籌能力有限之外,該案需要先做環評作業但未獲上級經費補助只好暫緩,目前先以解除禁葬作為因應。

瑞穗鄉長 吳萬德:「考量本鄉經費自籌能力有限及爭取經費不易,有關奇美納骨牆暫緩,短期內無重啟想法。」

此外瑞穗鄉公墓納骨牆工程先前也延宕遭到審計部函請改善,才核准啟用;目前花蓮秀林到卓溪等地區都已陸續設置18座以上的部落納骨牆設施,但在瑞穗卻未完成一座部落納骨牆,族人也呼籲公所能夠盡速研擬興建計畫,回應改善部落需求。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