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官網的國情簡介近日登上媒體討論,原因是在族群介紹中,將原住民族、外來人口以外的群體列為「其餘人口」,導致有部分人士批評,是有意去中化。不過行政院澄清,是因為除了原住民族有身分登記之外,閩客蒙藏等族群並未有族群別登記,也說是配合監察委員鴻義章建議的族群平等方向,進行修改,無政治考量。
監察委員 Upay Kanasaw(鴻義章):「其實過去漢是一個朝代的名稱,不是族群的名稱,我不認為閩南是漢族,16世紀沒有漢族這個名(稱),難道說這個閩南客家跨過台灣海峽,馬上就是漢人嗎?馬上就是變成一個漢族中心主義,我覺得不好。」
鴻義章表示,過去以「漢民族」在官網呈現,原漢之間恐怕持續形成壁壘,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閩南、客家等族群呈現,來消除歧視發生。
監察委員 Upay Kanasaw(鴻義章):「台灣作為一個多元民主國家,應該是把現在的族群,清楚地寫原住民、閩南族、客家、漢族,漢族就是我所謂的二戰移民或是外省人。」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及社會工作系副教授陳張培倫,也贊同鴻義章的族群分類,認為行政院的「其餘人口」,與國人認知以及社會研究有所落差。
東華大學民發系副教授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內政部那邊他們本來就是每隔幾年,他會有一個調查統計,他就會問說你自認為你是什麼人,他裡面也分了閩南客家之類的,所以這個已經變成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塊土地上面,已經變成一個好像是常識的東西。」
陳張培倫指出,以為的常識被修正,不免引起各界「去中化」的質疑。而原本建議美意,卻因「其餘人口」一詞引發爭議,鴻義章感到無奈也萬萬沒想到。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