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及早發現發展遲緩的兒童,國健署自去年7月起推動「未滿7歲兒童新增6次發展篩檢服務」,截至今年4月,全國兒童發展篩檢服務院所,共有1,206家、醫師共2543位、並篩檢30萬610人次,而偏鄉篩檢率僅有40.2%,低於全國的46.2%;對此,立委發現國內早療系統也出現城鄉差距。
民進黨立法委員 林月琴:「你說要透過地方政府衛生局來協調整合,所以常常家長去的意願很低迷,既然是偏鄉他到衛生局(所)事實上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幼兒專責醫師的涵蓋率59.4%、所以未達6成,可是目前如果沒有達到6成的話,我不知道偏鄉的需求有被滿足嗎?」
然而,國內有88個山地、平原、及偏遠地區,其中71區有兒童發展篩檢的醫療院所,另外有10區已有IDS(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支援篩檢,剩下7區透過地方衛生局所整合資源;不過,立委提到,即便篩檢費用一次400元、加上轉診費用250元,對於基層衛生所的服務意願、誘因不足。
國民黨立法委員 Sasuyu Ruljuwan(盧縣一)VS. 國健署長 吳昭君:「而且你是在偏鄉地區服務的話,因為他沒有所謂偏鄉的加給,因為這些費用是全國一致性的,那個牽扯到衛生所獎勵金辦法,我們再來討論看看。」
衛福部也表示,未來朝向以幼兒專責醫師,補足偏鄉篩檢資源缺口,也將與醫事司討論,研擬將兒童篩檢服務,列入品質成效分數,提高誘因。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