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AI技術在醫療體系中穩健落地,確保在安全與信賴基礎上,真正成為醫療應用的助手,衛福部自113年啟動「負責任AI執行中心」補助計畫,歷經半年實務推動,已完成十家醫院的AI治理認證制度建置,並初步規劃負責任AI標章,終於在21日舉行成果發表,並邀集各相關主管機關,共同見證這項台灣醫療重要的進展。
衛福部政務次長 呂建德:「已經有結合了十家的這個醫院,我們現在目前來邁出第一步,那我跟各位報告,這個是除了美國跟歐盟之外,亞洲第一個我們的這個負責任AI(執行中心),透過這一個整個中心的建立,未來我們台灣在這部分一定會在更加速,那我想這個是台灣,我必須要說這是一個Landmark(指標)是一個標竿。」
「負責任AI執行中心」以安全、透明、可解釋、可監督為核心價值,結合倫理與治理機制,打造真正以病人權益為中心的AI醫療生態系;此外對於醫療的快速發展中,最擔心的就是醫療不平權的問題,因為醫學中心往往有較多資源發展。衛福部說明十家醫院除了醫學中心外,其中也有四家區域醫院及一家地區醫院,就是希望能將這項機制普及到偏鄉地區。
衛福部資訊處處長 李建章:「在偏鄉其實他更是需要AI的族群,因為我們知道AI的本質,就是可以減少很多的血汗、醫護的血汗,可以讓更多的正確的一個醫療知識普及到偏鄉民眾,所以我們希望把這套負責任AI的一個架構,從醫學中心一直普及到最基層的地區醫院,都可以來做相關的AI管理。」
衛福部資訊處處長表示,診所及衛生所目前尚未用到具體的AI應用,未來也會再下一階段來繼續推廣;而這項計畫為台灣醫療開啟數位轉型的新篇章,也期望這項計畫的實施,能夠讓偏鄉醫療不均問題大幅度的減少。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