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合力將防鳥網拉起保護小米田地,防範小米遭鳥類偷吃破壞,目前正值小米抽穗關鍵期、也是最脆弱的時刻,容易受到鳥類等野生動物的破壞,影響產量與收成;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在達仁鄉土坂部落辦理「農業行動學堂–小米栽培及田間管理技術講習」,指導農民管理知識與病蟲害防治外,更在現場示範搭設防鳥網。
農民 邱金成:「架這個網子真的是幫了很大的忙,因為這個趕鳥是非常麻煩的事情而且浪費時間,你看個把月我們不能離開小米。」
學員 巴樂絲:「對小米的那個種植就很有興趣、自己也在種,可能最近因為環境的關係所以會想要來這邊上課,再詢問老師就是小米現在碰到的問題。」
台東農改場表示,透過科學管理與傳統智慧的結合,不僅能降低損耗,更有助於提升小米品質與產量;這項防鳥措施,也可減輕農民過去長時間駐守田間的負擔。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副場長 盧柏松:「用類似簡易網式的一個方式簡單的一個搭設方式,來在小米成熟的這一兩個月的時間裡面將小米保護起來,讓鳥類不會去危害它,參與的農友可以自己來嘗試做做看。」
小米在排灣族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許多祭典儀式都圍繞著小米的生長過程,透過行動學堂,期望協助族人提升栽培效能,減少病蟲害損失,進一步守護傳統作物的生命力,也讓年輕一代能將這份文化與技術延續下去。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