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南庄賽夏族祈天祭 3天流程祈求風調雨順

大綱

苗栗南庄鄉賽夏族祈天祭,在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辦理,跟paSta’ay矮靈祭並列為賽夏族兩大重要祭典,兩者都一樣是兩年一大祭、並且互相錯開,若當年paSta’ay矮靈祭是大祭、祈天祭就是小祭,反之祈天祭是大祭、當年paSta’ay就是小祭;雖然祈天祭大祭沒有像paSta’ay這樣頗負盛名、外界參與的人較多,不過每到此時,賽夏族各姓氏家族參與仍是相當踴躍,今年賽夏族祈天祭是大祭、並有三天的流程,祈天祭主要是向天神祈求,風調雨順農作豐收。

部落耆老:「手上的(糯米糰)要吃完,沒有吃完我們大家都不能出去;而且不能放口袋,放口袋不行。」

賽夏族祈天祭與paSta’ay矮靈祭並列為賽夏族兩大祭典,祈天祭大祭為期三天小祭一天,都是兩年一次交互舉辦、並在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期間舉辦;今年是祈天祭的大祭,在第三天正祭祭祀天神koko’ wa:on的儀式中有著諸多的禁忌,像是剛剛耆老再三叮嚀大家,現在在屋裡吃的糯米糰是天神雷女所賜,必須等每個人都吃完後才能離開祭屋。

主祭家族成員 潘武茂:「一整天都不能離開這個地方,這個是禁忌、來了就不能走,因為到了接近了中午我們就需要也要吃一點東西,可是吃東西可以就是不能碰水,因為我們是要求雨的,跟水有關的東西我們都不能,這是禁忌絕對不能喝水;然後在吃飯的時候就要把門窗全部關起來,關起來的意思就是說,不要讓不好的進來。」

主祭家族成員 潘俊廷:「祈天祭的話就是會跟矮靈祭錯開,就是不會在同一年去舉辦這樣,那我們祈天祭、矮靈祭的話都是兩年一次,然後如果有祈天祭的話就不會有矮靈祭;那我們主要在祭祀的對象是,雷女koko’ wa:on,那我們祈天祭的話就不會有所謂唱歌所謂跳舞這樣,就比較嚴肅,可能比較沒有那麼多人知道。」

部落耆老:「都吃飽了沒有?好啦開門給他們下課。」

祈天祭看似嚴肅,但只要遵守禁忌,過程其實不乏有趣的一面,不論是在儀式過程中還是儀式外,都會有耆老帶領著大家用輕鬆的方式完成每一場儀式,並且告訴大家每段儀式的含意,也讓年輕族人能從參與中,學習自己的傳統祭祀文化。

主祭家族成員 潘武茂:「早上那個撒萬(氏族)的長老、耆老就會說,希望以後撒萬的年輕人能夠多多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這個文化不是單單我們撒萬而已,是整個賽夏族的文化。」

旅外族人 豆宜臻:「我這一次的參與呢就是自己全然放在這個體驗當中,就是去了解說整個的步驟的祭儀是什麼?這對我來說可能是最基本、我要先了解的,那背後的含意什麼的,我覺得可能在未來可能要每年每年再多一點的經驗,然後慢慢去了解。」

賽夏族祈天祭,由撒萬氏族成員擔任主祭,主要是祭祀天神koko’ wa:on,除了感恩祂過去教導族人各種生活技能外,同時也是祈求天神讓農作豐收、風調雨順不要有災害,這樣族人的生活才能夠平安且不虞匱乏,同時也藉由這樣的過程,讓每一個氏族凝聚更深厚的情誼。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