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外牆多處龜裂,磁磚脫落破損嚴重,這裡就是花蓮吉安鄉的山海觀大樓,地震後被貼上紅單,所有住戶已全數撤離;但住戶們並不想拆除這座家園,而是選擇進行補強。
大樓管委會從去年六月就與結構技師簽約,確認建物結構強度、啟動補強評估,九月召開所有權人會議,通過補強設計與預算,十一月初將文件送交國震中心審查,目前正等待第二次審查會議召開。
大樓管委會主委 李國隆:「耐震補強設計已經通過國震中心的審查了,那現在就是書面意見回覆之後就可以拿到國震中心的核定函。(那住戶是怎麼想的?)住戶就覺得有點遙遙無期的感覺,大家都其實很想趕快動工,然後修復之後趕快回到家裡面去。」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長 鄧子榆:「民眾會有很多的不滿對於這個重建的補助或者是這個重建的這個我們說這個工作的進度也好,我想這個應該大家還是要體諒公部門,大家都是盡可能在有限的人力下、有限的資源下盡力來協助。」
工程經費預估高達一億元,政府雖補助最多三千萬元、再加上都更整修費用一千九百多萬,總共只覆蓋一半經費;也就是說每戶仍需自付約六十萬元,這對不少住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大樓管委會主委 李國隆:「那修繕貸款的話政府有給比較優惠的利息,它有做一個利息補貼,但是它在貸款條件上面就變成要跟修繕補助2個擇一申請,那對於我們大樓大部分的住戶來說因為要負擔的金額還滿龐大的,那如果只能擇一申請的話,會讓有些經濟上比較有壓力的受災戶他沒有辦法去做足額的申請,那他在第一筆錢要拿出來的時候就會有困難。」
而住在附近的居民,也希望大樓補強能加快腳步,因為建物的安全仍然讓他們感到憂心。
鄰近居民:「(那會不會希望說山海觀能趕快處理?)當然是希望他們可以趕快就是看政府能不能請人家來趕快來修繕,不然他們在外面這樣子租房子也是很辛苦、又要還貸款,還有房貸要繳滿吃力的啦。」
根據統計地震後,全縣共有90件紅單、92件黃單,受損戶數高達1948戶;其中有18件紅單建物,因具公共危險之虞,需強制拆除。儘管重建之路漫長,山海觀的住戶們仍盼望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有朝一日能回到自己的家。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