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製梅的第一步,必須要先剔除蒂頭,再將青梅與糖混合開始搓揉,這也是製梅過程最耗時費力的步驟,不過對於初次體驗民眾來說,不僅不覺得累,反而感到很有趣。
遊客 黃小姐:「很好玩沒有體驗過,第一次體驗好好玩。」
遊客 劉小姐:「很好玩很稀奇,(自己做)應該會更好吃吧,就是體驗那個過程。」
南投縣是全台重要的青梅產區,今年因為氣候夠冷雨水充足,青梅產量與品質都比往年大幅提升,仁愛鄉青梅的產區互助新生兩村,也步入採收期陸續採收,仁愛鄉公所為此舉辦了梅子節系列活動,要來幫助梅農行銷。
清流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溫信德:「因為今年的天候,要感謝上帝給我們的一個恩典,因為雨水夠、冷度夠,所以梅子產量這樣預估大概比去年多了三成左右,品質也不錯,品質比去年好。」
仁愛鄉長 江子信:「那我想我們這一次,除了我們各部落重新有一個深度的採製梅系列活動之外,我們這一次又結合了,我們跟仁愛高農來做一個開發我們梅子餐宴,還有在地食材的一個發明,我們歡迎全國好朋友們,利用假日來到我們仁愛鄉,來參加採製梅的活動。」
今年製梅體驗系列活動,由仁愛鄉原住民果樹生產合作社主辦,4月13日在新生村風雨球場還有一場,除了體驗採製梅的樂趣外,還有部落農特產的展售,仁愛鄉公所歡迎全國各地民眾,前來共襄盛舉。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