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台灣已11例百日咳病例 創6年同期新高!

大綱

清明連假前夕,疾管署公布上周新增2例百日咳個案,研判為家庭群聚感染,而今年國內也累積11例,醫師提醒百日咳是透過飛沫傳染,會出現2周以上的咳嗽,並伴隨輕微發燒、鼻炎等等,建議剛出身的嬰幼兒,以及學齡前兒童儘速接種疫苗。另外,疾管署指出4月是毒蛇出沒的季節,提醒民眾返鄉掃墓要多多打草驚蛇,並記住5要5不的口訣,做好自我保護。

疾管署公布上周新增2例百日咳確診個案,研判為家庭群聚感染。而根據疾管署統計,台灣目前累計11例百日咳病例,創6年同期新高。

疾管署防疫醫師 李宗翰:「其中一個(個案)他有症狀時間比較早,大概是在1月初的時間;另外一個是在3月中,可能是1月初這位(個案)有得到咳嗽症狀的同住家人,比較有可能是這起事件的感染源。」

對此,醫師指出,百日咳主要以飛沫傳染,潛伏期約5到21天,最主要的症狀就是2周以上的咳嗽及輕微發燒,主要好發於5歲以下的幼童。

疾管署副署長 羅一鈞:「在北部跟南部都有家庭群聚的發生,特別是比較容易侵襲嬰幼兒。那因為國際上,我們鄰近的日本、韓國、中國、越南,還有美國等等,都在去年到今年有滿嚴峻的疫情發生。」

因此,醫師呼籲家中的嬰幼兒儘速接種疫苗。另外,清明節前後,進入到蛇咬旺季,疾管署統計每年都有近千人遭咬傷,其中82.9%屬於龜殼花與赤尾青竹絲,而常見的還有百步蛇、雨傘節、鎖鍊蛇等等,由於龜殼花身體呈棕色龜殼狀,與枯枝落葉較為像似,疾管署就建議民眾掃墓、登山時要多多打草驚蛇。

疾管署檢驗及疫苗研製中心科長 鄭雅芬:「可以從他的顏色可以猜想,牠比較喜歡棲息的(地方),應該就是木柴堆、灌木叢、枯樹等等的這些地方就要小心,我們要來用比較長的,像是我們的登山杖,或者是雨傘去撥弄這些地方。」

疾管署指出,清明連假期間,特別提醒民眾如至野外或山區掃墓、郊遊時,應做好自我保護,記住5要5不口訣,要觀察傷口及毒蛇外觀、要避免肢體腫脹、盡速包紮與送醫;不要割開傷口、不冰敷和不飲酒、切勿以嘴巴吸出毒液。

責任編輯:Pawan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