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訂在今年上路,有望解決部落族人既有建築與地目爭議的《國土計畫法》,但因為國土功能分區圖多個縣市仍有疑慮,去年底立院修法將國土計畫法延後6年實施,讓原鄉土地利用問題依舊卡關;民進黨立委伍麗華更是舉出位於南投仁愛鄉力行部落的公墓,目前地目位在森林區,但其實應該要變更為殯葬用地,但因為國土計畫法的延後無法辦理變更、也無法申請殯葬量能計畫。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國土署應該要去了解這個延後六年其實對原住民來講傷害很大,包括有很多的土地他因為目前他沒有所有權,所以他連水、電表、還有包括門牌號都沒有,他們就是等待著說國土計畫法如果功能分區之後把它們作為農四,然後他的合法用地取得之後,他的所有權、他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
國土署副署長 徐燕興:「這一個案子的詳細的狀況,例如它還有什麼敏感區什麼東西我比較不清楚,個案部分我們可以會後我們請我們組裡面科裡面去,看是怎麼樣可以去幫忙。」
然而,居住問題同樣是族人無法迴避的難題;國民黨立委鄭天財指出,族人原本期待《國土計畫法》能解決土地使用限制,但如今只能依賴《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這管制規則已明顯跟不上原鄉需求,效率低落。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如果我們去看基隆這個山坡地的坡度比我們的更大,但是他們都有可以蓋大樓,我們也不過是要蓋一個樓層或是兩個樓層的房子,所以這個部分是應該要去徹底的修正;雖然這個國土計畫法實施要延長9(6)年,但是對於原鄉部落的部分應該就要依現行的這個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來變更編定為建築用地,才能夠來解決我們原鄉居住的問題。」
然而,延後實施《國土計畫法》對原住民族地區的土地使用及發展權益都會產生影響,目前國土功能分區圖審議作業除南投縣政府外,其餘21個縣市已將分區圖草案函報給內政部,內政部也將等南投縣提供之後,才會再全面進行辦理國土計畫法的審議作業。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