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部落文化健康站 創造就業機會吸引青年返鄉

大綱

為了因應人口結構高齡化的趨勢,以及原住民社會長者服務的需求,原民會自104年度起,將日間關懷站更名為部落文化健康站,各縣市陸續設立許多文健站;直到今年台東縣已設立有109個文健站,文健站除了提供部落長者照顧服務外,創造了就業機會吸引旅外族人回鄉從事照顧服務員工作。

踏步、抬抬腿、扭扭腰,部落的長者來到文健站,照服員特別安排健康操,讓長者們活動筋骨,也會安排一系列動動腦或製作工藝、繪畫等適合長者的課程,文健站已經是部落長者們主要的生活核心。

八桑安部落居民 Monoh:「非常好,每天都這樣、學習很多東西,(如果沒有這個文健站,你們長者都怎麼生活?)能怎麼辦,在家跟傻子一樣,有這種場域非常好,老人家可以聚在一起,大家一起玩,學習許多東西。」

南竹湖部落居民 Polol:「平時我都獨居,(孩子)回來才有伴,(如果沒有這個文健站,就都沒有伴?)沒有人陪、孤單一個人,縱然有伴也只有電視而已,還好有可以常來上課,來這裡可以畫畫,學習各種老師所教的東西。」

因應人口結構高齡化的趨勢及原住民社會長者服務的需求,原民會自104年起就將日間關懷站更名為部落文化健康站,陸續在全國各部落裡設立,台東縣目前就有109站;文健站除了提供部落長者照顧服務外,同時創造就業機會,吸引旅外年輕的族人回鄉從事照服員的工作。

八桑安文健站照服員 Nacko(文樺):「我在文健站工作已經有6年的時間,主要我的阿公他的身體狀況比較不好,所以我回來主要照顧他,還好有文健站的工作機會,我在這裡就有了工作,同時有了收入,在這裡工作離家比較近,就可以就近照顧我的阿公,一方面也有工作。」

南竹湖部落文健站照服員 王凱麗:「雖然說在這裡土生土長,但是以前小時都還很小,後來長大又出社會,現在回來又覺得說,可以跟他們(長者)很親近,然後就可以跟他們多聊聊,瞭解一下他們的心情、他們的健康,還有就是他們的一些觀點。」

文健站主要服務部落的年長者,而照服員一般都較為年輕,他們表示在族語溝通上有些吃力,需要精進個人的母語能力。

八桑安文健站照服員 Nacko(文樺):「我覺得一開始其實滿辛苦的,首先一開始,我一直覺得語言上的隔閡是滿困難的,因為長者對於中文好像理解的程度,沒有母語來得直接,所以很多比如說像我們的延緩失能課程,你要去解釋、讓他們接受,為什麼要去做這個課程跟事情的時候,他們會沒有辦法那麼直觀地去說,我會、我理解。」

文健站的布建,主要考量部落地理環境、福利跟醫療資源缺乏、照顧服務人力不足等不利因素,保障部落長者獲得符合在地族群及文化特色的照顧服務、延緩失能及減少臥床時間、來降低家庭醫療及長照的負擔等。長者們進入到文健站後,身心發展受到了改善,也更加活潑開朗。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