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老 Lo’oh Sra(林東全):「務必要好好地把立好的石碑整理乾淨,走山路不要勉強,一天就記得要就地休息,但是走路的時候要隨時看路況,是否適合行走。」
耆老的一席話,道出青年們前往聖山的目標,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大家平安歸來。
青年們互助合作,在陡峭的山壁上把繩索固定,以免大家通行的時候掉落數十公尺深的山溝。奇美部落青年日前完成Cilangasan(聖山)祭祖尋根活動,而在沿途上也發現許多路徑有崩塌,以及大樹倒塌的情況,讓大家在路程中都不敢大意,因此在成功登頂時感動的心情不言而喻。但山頂石碑林立,也讓青年們看了五味雜陳。
Lasana階層青年 Fehe’ Fuyan(蔣瑋傑):「來到這裡說真的會有一種榮譽感,畢竟有些人有能力想上來,可是身體狀況不太好,沒有辦法跟著我們上來,我們只好代替部落的人上來聖山。」
Laseden階層青年 Fuyan Tamod(蔣經暉):「又回到以前祖先的地方,心裡會比較開心,有的(紀念碑)有掃過,有的沒掃,覺得很可惜,我們每次上來這樣看,其實有點難過。」
受到氣候地變遷,強降雨或是連續強颱嚴重影響植物生長及地形,2017年曾經主辦過祭祖尋根活動的青年也舉例,過去從部落到Tingalaw區段還可以用搬運車代步,但現在能徒步前進,路程增加一個小時以上,感受到地貌的轉變。
Laowi’c階層青年 Faho Pohon(楊正義):「之前我們上來聖山的路,跟現在的路況真的不太一樣,也很辛苦這些sasafaay(晚輩們),為了這個活動重新開一條路,本來是差不多幾個小時的路程,變成將近要一天的路程。」
前往祖居地依序會經過至少6處的舊部落,分別是Tingalaw、Citoerlan、Cilawanan、Lacihakan以及Ka sakero no Lasiwa最後就是著名的Cilangasan,也就是CiSra和CiNakaw在洪水後登陸的居住地。耆老也期許青年們一定要守護這條古道,同時保存遷移史。
瑞穗鄉奇美村長 Tamod Fayo(蔣國雄):「如果三年後真的要再尋根,你們要怎麼做,三年過後還會很好走嗎?所以還要帶領著晚輩們走這條往Cilangasan(聖山)的路徑。」
主辦單位Lasana階層級長 Lo’oh Dito’(林忠誠):「希望下一屆的主辦單位要更花一點心思,因為這次上來參與力比較低,希望往後的青年還是要用點心。」
此外,通往六個舊部落的沿途地區,也是奇美部落的傳統領域與許多族人的獵場。如何持續維護這片土地,並傳承部落千百年來的故事,是對年輕世代族人的一大考驗。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