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結束,知名脫口秀網路節目喜劇演員賀瓏將山地原住民立委參選人「李我要單列族名我的布農族名字是Savungaz Valincinan」的名字唸錯,在網路上引發熱議,更是使得當事人不滿進而發文砲轟,並表示如果不會唸沒關係,但是製作單位連一通詢問的電話都沒有;事發後,在Savungaz的臉書留言區中出現自稱是該節目製作人的留言,出面道歉並貼出一段專訪連結說是參考裡面的發音。
第十一屆原民立委參選人 Savungaz Valincinan:「可是其實他們的影片的內容跟他所提供專訪影片裡面提到我的名字的部分,發音落差還是非常非常大,你如果有一點尊重或是有一點敏感度,你在上架之前就可以把它剪掉。」
不過要進一步探究,在具有聲量的脫口秀節目中,原住民的傳統姓名卻被視為幽默玩笑的哏當作橋段,在網路上更掀起對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誤解。
第十一屆原民立委參選人 Savungaz Valincinan:「當我用我的布農族的名字回到部落的時候,然後部落的人告訴我說妳叫Savungaz,我認識妳的外婆Savungaz;我從別人對她的認識裡面重新認識我的家族的長輩,然後也重新受到接納。」
如今脫口秀節目蓬勃發展,經常把社會、敏感議題當成脫口秀的段子,而擁有傳播學背景的學者Marang表示,脫口秀的本質是當主持人踩了敏感議題的紅線、牽引出觀眾笑聲後,更要進一步探討發人省思的社會議題。
聯合大學原住民專班助理教授 Marang Saway(張鴻邦):「我除了笑聲以外還有發現到,踩這個紅線是必需要去進一步思考說,為什麼這是一個紅線?為什麼我們可以這樣笑出來?它是要帶出另外一種深層的省思,這才是諷刺真正意思,它並不是純粹的開玩笑。」
脫口秀型的節目本身就該勇於踩議題底線,而這條底線的標準也會因人而異,只不過對於脫口秀類型的節目也是需要給予機會磨練、培養進而發展;但事前的準備、非公開的練習至關重要,對於資訊的正確與掌握更要不斷調整。
聯合大學原民學士學位學程專班導師 Marang Saway(張鴻邦):「他們會把很多這種諷刺的哏去做練習,練習是要前幾次的準備,之後才會在公開場合出現;而你馬上在公開頻道裡面中、直播場合去做一些你根本沒有練習的事情,那不叫練習,或者是我們說媒體沒有做功課。」
原住民族名字就像連結部落的臍帶,富含著文化養分,更能循著名字回到部落找到認同;而隨著議題發酵,更應該被廣泛理性討論,而言論自由也不該成為攻擊的保命符,同時也必須對自己觀點負責;媒體的族群素養、社會的包容理解,才是達到多元族群和解共生,走向解殖民的康莊大道。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