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綱
✍️近幾年校園中的歧視問題仍頻繁出現,從台大學生會言論自由月的「火冒 4.05 丈」加分爭議,到經濟系系學會候選人對原住民的歧視政見,以及中一中園遊會「烯環鈉」攤位,皆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些言論揭示了校園中被合理化的歧視現象。
✍️然而,受限於教育制度所塑造的群體價值觀,使得個人難以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和觀點受此影響,因此人們往往忽視、刻意迴避這種狀態,造成「微歧視」言論在學校裡仍屢見不鮮,並且深刻的影響原住民族學生對於自我價值的認同。
✍️全文修正後的「原住民族教育法」,為營造族群友善環境,將原住民族教育的對象,從原住民學生擴大到全體師生及所有國民,主管機關應促進全體國民認識與尊重原住民族,引領下一代公民認識與尊重原住民族。
✍️從110年起, #原住民族教育發展計畫 中也明確訂立 #全民原教 的執行目標,但為期5年的計畫,將在今年告一段落,實際執行成效為何?
⭐️04月17日(四)晚間10點 敬請持續鎖定「#Mahalinga好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