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復興區三光國小學生 林震天:「在日治時期,祖先們用石材砌起彈藥軍械室的牆壁。」
抑揚頓挫地使用中文,說出日治時期,桃園市復興區三光里建造彈藥軍械室的過程。桃園市復興區三光國小的學生,要透過繪本「三光旅人的時空札記」,向大眾宣傳自己的家鄉的人文、地景、產業,學生更親自參與繪本繪畫,與有聲書的配音。
學生 林震天:「配音是滿難的,就是要重複地錄音,老師先叫我咬字清楚,然後情感可以加進去。不能說順利,但是其實到最後面我還是滿順利地完成。」
學生 高以琳:「就是老師有告訴我們要怎麼畫,我們就照著老師的方式,然後就用水彩,我們會先構圖,就是用鉛筆。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因為這是我第一次這樣子,就有畫在書上,就是我的圖案。」
爺亨部落美麗的梯田、彌榮吊橋和三光吊橋與族人間緊密的關係,以及三光里農產轉換的過程,透過人物對話,詳實地呈現在繪本當中。從推展閱讀出發,到驅動部落學習,三光國小透過中央大學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用一年的時間,從繪畫課、配音課,一步步帶領三光國小師生,完成繪本,期盼開拓學生視野。
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教授 陳懷德:「整個過程讓小朋友知道,雖然一本書,他們每天都看,但是整個(製作)過程很複雜,有很多人投入,不同的能力的人放進去,對他們將來來講,我是覺得大家怎麼合作,這個團隊去做未來的事情就越來越重要。」
三光國小校長 張玉英:「在孩子參與這個繪本製作,他們要先確實地認識在地的文化、訪問部落的耆老,這個故事是怎麼發生的,以及在這個時空的改變之後呢,這些帶給我們的是什麼意義。」
書上有一句話是這麼說,不同族群接觸不同文化時,往往會影響許多當地的文化,年復一年這些轉變也成了當地的特色,三光國小就期盼,透過繪本的釋出,讓大眾認識三光里的美好,進一步促進地方的發展。
責任編輯:亞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