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都在學習跟病毒共存,而原民人口數第二多的桃園市,位在復興區族人暫且挺過先前快篩荒的窘境,但回頭來看到居住在都會區的族人,疫情之下,更面臨租屋壓力、生活經濟問題多面夾擊,有族人表示,疫情中遇上家人因病過世,能順利完成喪禮儀式,已經相當幸運。
有領取急難救助金的民眾表示,有朋友的親人最近因為確診過世,在當天6個小時內就火化。雖然他們大體燒掉了,但還是一樣有辦喪禮,會沒辦法見到最後一面。」
儘管疫情讓都會區族人生活產生變動,也面臨生離死別的人生課題,但信仰的力量,成為在都會區謀生奮鬥族人身處困境中的一塊浮木,而坐落在都會區由原民牧師牧會的教會,就成為凝聚族人力量、彼此互助的基地。
中壢布農族長老教會牧師 Banitul Ispalakan說:「他們會來教會是非常基本的,而且我們也會有很緊密的聯繫跟接觸。我們教會當然會以自身的能力,買一些防疫的物資給他們,當然我們有更多的時間,為他們讀經禱告,讓他們心裡產生一股安定的力量。」
基督教宣教浸信聯會第一軍人宣教浸信會牧師 puljaljuyan (陳中秋)也說:「我們尋求1919食物銀行,透過跟連鎖超市的惜食捐贈,因為他們有即期的牛肉、豬肉,一些魚生鮮的食品,還可以食用,我們就會送給他們,其實對他們幫助滿大的。」
眼看每日上看萬例的確診跟死亡人數,對抗疫情已變成民眾日常生活,儘管族人因工作、求學需求來到都會區生活,但疫情衝擊各家各戶,又遇上一人確診全家也確診的情況下,族人依然發揮互助共好的精神,把資源與關懷發散到社會各個角落。
責任編輯:鄭群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