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鄉族人手執2國國旗,盛大迎接古文物的到來,典藏於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的48件百年南排灣文物,正式返回屏東縣獅子鄉文物陳列館。
排灣族人以鳴槍報信,向組靈與部落族人宣告,古文物回到自己的土地,族人以樂舞歡慶共同迎接歷史性的一刻。
獅子鄉文物館文專人員 nuai‧giring:「這些文物在歐洲在瑞典,長達100近20年的時間,它們的等候跟等待不亞於我們,只有3年在這裡等候,所以我們用非常歡快喜樂的心(迎接)。」
獅子鄉公所表示,這批48件古文物包含服飾、頭飾、雕刻品與生活器具的珍貴文物,皆於20世紀初由外籍人士蒐集後,典藏於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經文化鑑識,研判多數來自屏東地區排灣族群,不少物件明確採集自南排灣各社群,具有高度文化意義與歷史價值。
獅子鄉長 朱宏恩:「過去老人家的東西(文物),能夠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是非常感人的,我希望透過這次的特展,希望能夠營造我們部落族人,跟我們文化來對話,讓我們所有年輕的朋友們,能夠認識自己從哪裡來,讓我們一起努力,將我們的文化再一次的復振。」
獅子鄉公所計畫將於10月初,舉行的「Kicacepeliw 從海那邊‧歡迎回家-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典藏排灣族百年文物重返獅子鄉特展」,屆時透過實體展出、導覽教育與影像紀錄,讓更多人一睹排灣族古文物的風采,持續深化文物與當代部落間的對話與共鳴。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