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號:「沒有肯認、沒有公正!沒有公正、沒有轉型!沒有勞資協商、沒有自主減量!」
淨零碳排是國際趨勢也是國內政策方向,勞權團體呼喊口號,提醒國內勞工朋友與工會,企業透過調整生產方式因應減碳政策,可能衝擊勞工權益。
高雄市產業總工會總幹事 葉品言:「政府要從油車改成電動車,變成說他們(業者)本來都是修油車,那現在變成要修電車了,可是相關的技術怎麼學習、副廠的零件,那電車可能沒有那在這個過程裡面,那自然就會降低整個,他們(業者)去投入電車這個領域的意願。」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 邱羽凡:「到底政府知不知道我們一個未來的需求是什麼?跟勞工轉型的困難是什麼?如果今天創造的綠色工作,並不是勞工能勝任的,因為沒有培訓嘛,或者不是這個未來所需要的,那這根本就不能夠接軌。」
為了兼具環保永續與勞工權益,學者與勞權團體呼籲以包含社會正義的公正轉型為核心概念,避免淨零轉型讓處境不利群體更困難。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研究部主任 洪敬舒:「對於捍衛自己的權利或者是相關的法律保障,這塊的覆蓋率其實本來就是不足的,所以我們也比較擔心,就是傳統的這種就業弱勢,可能在這一波淨零的影響下,如果要降低成本的話,可能會是第一波面臨到的衝擊,這樣的一個狀態。」
工會在國內的覆蓋率低,勞工朋友若擔心受到淨零政策衝擊,可以依照自己的職業別或地區,尋求職業工會或地區總工會的協助。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研究部主任 洪敬舒:「比如說自營作業者這種高度零散,或者是家庭的企業、小規模的企業,資訊的提供是不足的,他們甚至不知道接下來原來國內開始要推淨零,他也不曉得他的上下游的訂單,會不會因為這樣而移轉。」
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總幹事 陳淑綸:「未來的團體協商,它很可能是整個石化業一起協商,它很可能是整個紡織業一起協商,因為這是整個產業鏈的問題,所以這時候需要更多人的團結,無論有沒有加入公會,我們都希望大家可以,從現在開始認識氣候變遷、認識公正轉型。」
淨零轉型作為國際趨勢勢不可擋,積極了解淨零政策方向與可能影響的工會,才能成為勞工們的後盾。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