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台中Sqoyaw環山部落 8年級青農返鄉接棒

大綱

極端氣候衝擊全球,台灣的高山農業感受也很強烈,帶您來到台中和平區Sqoyaw環山部落,因為四周皆被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圍繞而聞名,早期是攀登雪山的入口、也是前往馬武霸山的必經之路;然而九二一大地震之後,中橫封路衝擊觀光,幸好部落長年以種植高山蔬果為主,卻又因為極端氣候影響,去年底的康芮颱風,導致和平區農損破億,甜柿、水梨等整年種植的心血一夕之間泡湯;如今邁入春天,果樹準備開花,但月初突下冰雹,再度讓農民膽顫心驚,面對天災及土地外流加劇、傳統文化的式微,族人該如何在轉變中持續前進,突破困境?我們深入部落,藉由三代農民的心聲,看他們如何展現土地的堅持與韌性。

今年三月初,台中和平區突然下起冰雹,環山部落青農Bahuy拍下畫面,憂心影響正值果樹開花期;農民會如此擔憂不是沒有原因,去年11月初康芮颱風造成台中農損近三億,其中和平區災情最為慘重,尤其當時正值甜柿採收,整年心血一夕之間泡湯。

環山部落青農 Bahuy Yumin(宋澔添):「那時候是這邊都樹上都有葉子,但是就是都被颱風打下來啦,地上也不是這樣、地上都是掉下來的水果,所以那時候心態其實感覺是還滿無力的,因為我們一年只有一收,就本來以為說會有很好的結果,畢竟我們努力過也嘗試過,但是其實我也覺得老天爺也是在考驗我們。」

Bahuy是目前環山部落的八年級青農,高中畢業就回到部落,跟在父親身邊學習務農。

環山部落青農 Bahuy Yumin(宋澔添):「作農每一個關節、每一個步驟環節都很重要,有時候如果說你打錯,整片都壞掉也很難講。」

環山部落果農 Yumin Watan(宋勝雄):「(平地人租地)一半以上,像梨山(族人)在做果園的就個位數,可能十個人左右而已;因為我管地管那麼多年,失敗過很多、繳過學費繳了好幾百萬,中間很多問題都是要慢慢地學習、要慢慢地改,到作農三十幾年還能做算是很厲害了,沒有倒。」

環山部落就位在武陵農場與梨山之間,是梨山地區規模最大的泰雅族部落,平均海拔1600公尺以上,適合種植溫帶水果像是蘋果、雪梨、水蜜桃、甜柿等,但也因此吸引許多平地人進入租地經營;然而隨著農業的現代化快速發展,資本主義進入更加劇了土地流失。

環山部落果農 Yumin Watan(宋勝雄):「碰到很多部落以外的平地朋友,從中我也學習了很多、也長了很多知識,就從管理、然後一些經驗、然後有時候種水果會被行口騙、有時候被天災打掉賠了很多錢,從中就學習了很多技巧跟越挫越勇的精神,最主要是我的個性不服輸,就是說別人能在這個地方賺那麼多錢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土地是我們自己的,別人要租地他們需要租金、我們又不需要租金,為什麼我們賺不到錢?所以我就會一直反省這些問題,然後從中就是有失敗、跌倒、有成功,從中就這樣記下來,看到有人土地要賣我就會去買。」

土地是我們的母親,為了不讓族群文化隨著土地流失,Yumin憑藉著這股不服輸的精神,從家族長輩手中傳承下來的五分地出發;經過三十年的努力,如今擁有十公頃土地,成為梨山地區最具規模的在地泰雅果農,同時也手把手將技術與經驗傳承給兒子。

環山部落青農 Bahuy Yumin(宋澔添):「給我自己的動力應該是我們的家庭,因為我有小孩子,如果你再不繼續做、你沒有繼續努力的話,小孩子要吃什麼?我們家裡的產業要怎麼繼續做?我們都還是要去努力的打拚,所以才會去經營一些短影音,就是有更多的方式讓我們有水果、水果有更多的地方去曝光,就是每次我常常都在想要怎麼樣讓我們的產業更好。」

環山部落果農 Yumin Watan(宋勝雄):「對小孩子就是說要有一個堅定的信仰,然後再來就是要把家裡不管你事業做得再好,要把家裡顧好、家裡用得好,你的家裡小孩的心就會定在家裡,我們原住民沒有本錢去做很大的事業,但是我們能夠把一個家裡做得很安定、很健康,就是把我們做的東西傳承下來這是絕對沒有問題,只要我們生活簡單平安健康,原住民的生活就是這樣,再大的財富也沒有比一個健康的家庭、小孩子健康來得重要。」

天災無常,但父子同心齊力,靠雙手打拼、傳承土地,延續族群文化的精神,在現今原鄉土地急遽外流的當下,他們的故事難能可貴。

環山部落發展協會理事長 Batu Pukay(宋韋恩):「以現況來講就是梨山、環山這兩個大地區,老實講啦,以原住民來講已經算滿少的,比例來講可能不到兩成一成有實際在經營自己的果園,就算有經營的話,比如說可能也會是比較小規模經營,但也可能自己是有比如說有自己的地,但大部分是租給其他人做、自己是小規模經營,大部分是這樣子。」

儘管近年來民宿露營等觀光遊憩產業興起,但一步一腳印、以農為本,是族人守護土地的堅持,唯有親近土地,情感連結才不會中斷。

環山部落發展協會理事長 Batu Pukay(宋韋恩):「我覺得我們是要把這個土地維持住、保持住,是有在持續經營跟延續,我覺得這也是很重要,也就是為什麼我阿公講的土地不能流失,但我們可以轉嘛,就比如說梨子改種,變成之前是蘋果變成梨子,我們現在就變成很多元,有水蜜桃、有蘋果、有梨子,梨子又有很多種、然後也有柿子這四種;在做所謂的管理上面也有分散管理風險的問題,就比如說風災或是地震啊,這種影響會降到最小。」

近年來天災頻繁,這個族人口中最遙遠的泰雅部落,在歷經過九二一大地震、中橫封路重創觀光多年,如今又因為極端氣候變遷,影響農業,族人卻不喊苦,持續精進農業知識,努力經營捍衛家園,跨世代的泰雅傳承路,以家族、部落為核心、農業為本,展現泰雅族人守護土地的堅持與韌性;如今青年力量接棒,六年級、七年級到八年級,一代傳過一代,世代的轉變中持續前進,憑藉這股精神,要在自己的土地上種出屬於自己的綻放。

環山部落青農 Bahuy Yumin(宋澔添):「我的目標就是要盡量要讓我們所有的水果,就是盡量透過我們這邊直接賣給客人這樣子,目標是這樣,還有很大時間要再去努力。」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