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部落景點土地公私有議題 觀光經營引討論

大綱

部落青年返鄉創業,為部落注入新活水,然而過程中也面臨許多挑戰,像是五峰鄉花園村天然瀑布秘境,近來受到遊客喜愛,但經營的過程中,景點土地的公私有問題,曾讓部落掀起一股討論,然而觀光環境經營需要人力及經費,青年帶著共好的心意,藉由這股能量,又能如何激發地方更多產業的動能?繼續來看以下這則深度報導。

返鄉創業青年 陳賜景:「我其實是在106年,那時候原民會推百萬創業精實計畫的時候,第一屆完畢在第二屆招商的時候,說明會我有去參加那個時候我就用原住民的文創商品,我那時候做的是變色明信片。」

十年前,來自五峰鄉花園村的泰雅族青年陳賜景,藉由變色明信片的文創商品,向消費者講述部落禁忌及傳統文化故事,展開了創業之路,接著也跟著政府的南進政策,前往馬來西亞開店,直到遇到疫情才返台,帶著這兩次累積的寶貴創業經驗,回到部落,在自己的土地上創業。

返鄉創業青年 陳賜景:「家中長輩他們都是種杉木樹,那杉木樹年齡到了就砍,砍了之後我就發現這裡視野不錯,加上我們這裡有瀑布,像我是國小畢業就出去了,我們離開部落也算是很長的時間,但是我們雖然離開部落,但是我們長輩也都一直還住在部落,我們一方面是說長輩在部落,我們也回來部落,一方面可以陪長輩,二方面是部落是我們的根,而且這裡有很多我們的回憶,尤其像我們這種離鄉背井很久的回到自己的家鄉,那種感覺親切感更不一樣,希望可以有朝一日可以回來,在這裡做一點東西。」

帶著共好的心意回家,發展部落產業,然而前往天然瀑布秘境的這條小徑,屬於私人原保地,如今青年返鄉創業經營,收取清潔費,維護環境,就曾經一度遭到討論,天然瀑布的公共財問題。

返鄉創業青年 陳賜景:「我們希望我們回來,不是自己好,如果我們要自己好,就可以在外面賺錢,就可以自己過得很好,我們今天目的是希望我們回來,可以給部落改變一些契機,可以讓大家看到我們部落,所以在這樣的同時,我們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參與,所以我們在初期時候,我們找了很多,可能是露營業者也好,我們希望我們怎麼做異業合作。」

天湖部落耆老 Yawi Boki(黃勝隆):「90幾年之後,因為土地就是開始在賣,賣到現在就差不多土地都流失了,現在我們的年輕人就是一半以上在外面上班,一半的話,也不到一半了,因為我們人數減少太多,是因為可能年輕不知道珍惜身體走了很多,留在山上的不多了,大概都是老人家;那現在目前為止就是很麻煩,要做一個觀光地帶的話,除非要所有外地朋友跟原住民統一的心態的話,會非常好。」

土地需要代代相傳,族群生命需要青年接力。尤其近年來五峰鄉推展產業一村一特色,其中進入花園村的竹62鄉道,連接五峰及尖石鄉,從五峰大橋進入後,一路經過河頭、比來、花園村到天湖部落,最後可以通往尖石鄉,方便遊客來往新竹兩個主要原鄉。

天湖部落耆老 Yawi Boki(黃勝隆):「那我們這邊算是水源頭,水源頭這邊是分廣在到尖石跟花園村,它是以油羅山的森林生態下來的水,才會有這個溪邊。以前我們的老人家,從後山來一直到這邊,那花園部落的人,老人家也是大概從一個地方近來,但是他們比較不太喜歡這個地方,因為這個叫做風向的問題太強了,所以做出來的農作物、或是做的房子做出來的話,都是會被風向打壞,所以變成我們老人家下來後,走到那個好像比較住的地方,不太有人喜歡,還是住的地方可以達到他們需要的,所以老人家就喜歡這個地方。」

五峰鄉代表會副主席 Laysa Teymu(陳立達):「其實它這個潛在的那種未來以後的那個走向,其實河川保育,是它這個地方是很有發展的潛力,因為我們這邊的河流跟我們上坪溪的那個,它的那個算是說它的流性不一樣。」

得天獨厚的河岸生態,梅后蔓溪沿線景致獨特,耆老表示,早在二十多年前,前立委巴燕達魯就曾希望向中央爭取資源,藉由纜車來串聯花園及天湖部落的生態路徑,但經費過於龐大,最後計畫無疾而終,然而天湖部落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不僅可以遠眺原始山林美景,但在賀伯颱風開始環境受創,之後接連九二一大地震、再到艾莉颱風,導致嚴重走山、形成土石流,部落遷村以後,土地更是快速流失,人口外流也更嚴重了,耆老就感慨,天湖部落土地流失已經超過一半,如今花園村青年回鄉創業,將天然瀑布秘境結合餐廳及露營區,帶動周邊人潮發展,公部門也希望,能進一步強化地方組織,帶動整體青年返鄉。

五峰鄉長 Takun Baysu’(秋維書):「那在今年我們對於各村,在青年返鄉的這個工作上面,其實有給予很大的彈性跟空間,但因為每個地方的條件不同,就花園村來講,其實我們這幾年幾乎都在社造工作上面,給予更多的一個幫忙,也希望就是透過地方的一些地景,譬如說梅后蔓瀑布、或者是他們蓪草的這個基地,來去做更多的一個協助。」

天湖部落耆老 Yawi Boki(黃勝隆):「應該是要互相幫忙是最好,串聯下去是最好啦。」

部落共享精神,在國家制度進入部落以後,土地公私有化制度,連帶影響了部落傳統經營模式,青年返鄉的新生中,為原鄉產業注入新活水,同時也要回望祖先開拓的歷史軌跡,如何重拾傳統文化的交織共生,花園村的故事,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Pawan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