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夏族傳統編織工藝師透過簡報分享過去一年的研究。「賽夏族知識體系研究成果論壇」6日在明新科技大學正式展開,有別於以往以學術論文為主的原住民族知識體系論壇,明新科大邀集了在地文史工作者、產業界人士以及學者分享一年多的研究發現與成果。
賽夏族傳統編織工藝師 ya’aew a kalaeh ba ba:i'(風順恩):「透過了這個計畫,我們重新再去把這8年來做調查的一些資料再把它做一個整理,我們才很有順序的可以知道自己服飾演變的一個過程,然後為什麼會不見、然後為什麼會消失,我們怎麼把它找回來的歷程。」
協同計畫主持人 Kaleh taro tautauwazay(趙俊雄):「我們為什麼賽夏族可以管理這個祭儀管理的這麼好?經過千年之後還能夠很有條理地把它管理出來、把他整個從開始到結束可以做得非常完整,這就是種很重要的管理模式;我們要把這種管理模式,把它應用在實際部落的產業呢?還是他個人在社會產業的管理模式?」
除了傳統工藝的傳習歷程、傳統祭儀管理模式運用在當代之外,包含賽夏族的宇宙觀、歷史事件回顧、語言與歌謠、社會制度與法律的關係;以及如何將部落的資源落實在學習型的社區營造,都是此次計畫研究得出的知識領域。
明新科大原民教發處長 tiwaS.tara(林杏):「我們也希望是第一年在資料的整個蒐集跟田野調查的部分還不是很完整,那我們希望這個計畫是可以延續的;那我們也期待在這個知識架構之後,它可以用於生活上的運用。」
此次賽夏族知識體系蒐集過去1千多筆歷史文獻資料、500多筆的磁條紀錄,明新科大原住民族教育發展處也期盼能持續透過每年的計畫,將賽夏族的知識建構完善並實踐。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