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不同協會不同地區的獵人,聽取德卡倫部落獵人製作的陷阱,互相學習長處交流經驗,認識族群間的差異性。
吉拉米代獵人協會周新生提及:「其實大同小異,只是有一些像那個石板的我們就沒有製作,會放陷阱的那個獵人,會學習那個別人的長處,因為地方不一樣,可能製作的獵具會不一樣。」
為期3天的獵人審議大會,在宜蘭澳花村德卡倫部落舉辦,要共同為自主狩獵管理努力,主辦方德卡倫部落帶領獵人們認識在地文化特色,除了了解德卡倫如何運作自主狩獵管理,也參與製作泰雅族式的竹桶飯,從取得餐具原料的竹子,到調料烹煮,讓各地族人都覺得新鮮。
花蓮山海族群獵人協會成員陳昱榮表示:「有一點期待,因為從小沒有做過這種竹桶飯,也許好好的去學習這樣子。」
原住民族狩獵管理工作坊活動總籌 Piho Yuhaw (林凱恩)說明:「這麼多全國不同的部落的族人到我們的在地,我們也希望說把我們,一樣是在做狩獵自主管理,是在部落的什麼樣的一個生活的情境,我們是在這樣的情境底下,做狩獵自主管理。」
從部落歷史到族群慣習,讓與會獵人都親自參與,澳花村德卡倫部落有3個族群共同生活,包括賽德克、太魯閣跟泰雅族,文化上如何相互影響、共存,獵人們相互學習、相互共勉,要團結一同催生出原住民族狩獵辦法。
責任編輯:孫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