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農牧用地不易取得 成為放牧飼養雞隻競爭阻礙

  • 發布:2022-04-06 19:18
  • 花蓮縣
  • Lo'oh

大綱

清明節前夕發生缺蛋、缺雞的情況之下,讓部落所飼養的「土雞跟雞蛋」奇貨可居,目前在飼料的成本提高之下,也造成西部養殖戶飼養數量及意願銳減,凸顯放牧養殖的優勢,但養殖的土地「農牧用地」取得不易,也阻礙了部落在放牧養殖上的競爭力。

清明節是雞隻需求量最大的時候,但是雞販卻表示;清明節過後熟成的雞隻,恐怕會發生斷貨情況,原因是飼料高漲造成養殖戶飼養意願低。

雞肉販:「玉米飼料一斤才四百多塊,現在一包玉米九百塊,漲一倍。你看雞肉哪裡有辦法漲一倍?小雞快沒有了,可能會接不上。」

花蓮鳳林鎮中興部落放牧養殖業者表示,疫情的關係再加上禽流感的問題,造成養殖戶有一年時間訂不到小雞,好不容易最近才少量訂到了250隻的蛋雞,不過即使能夠大量養殖小雞,族人想要趁此機會搶下市場,還是面臨了土地必須是農牧用地,但要把土地轉換就必須符合現行法令,首先得投入大筆資金,蓋農舍,以符合飼養比例,但要做到這些就需要雄厚的資本,而部落並非財團企業,也因此導致部落放牧養殖發展空間長期受阻。

放牧養殖業者高進福:「部落的飼養條件,一定要有符合飼養條件的土地,例如農牧用地才有可能大量的飼養,但礙於法令的規定,部落族人在飼養上都是小量,還有就是經濟上的問題,也沒有辦法大量的飼養,希望政府部門能夠來協助。」

想投入養殖的族人相當多,現在部落族人希望農政單位能夠大力的協助,改變部落的經濟命脈。

責任編輯:德蘭亞朗

相關文章

阿美族

【阿美族語】O pacedi to faloco' no mato'asay tadakalimelaan kamo|「家有老如有寶」 部落耆老即生活文化導師

文化介紹
小辭典
  1. Ira ko mato'asay i loma' i ta:dakalimelaan
    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2. Ta:dakalimelaan ira ko mato'asay i loma'
    家裡有長輩 值得珍惜的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