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處位於花蓮區漁會前方、鐵皮搭建的舊魚市,經營已超過30年,過去有9家攤商販售現撈海產,吸引無數饕客。但因建物屬違建、且位於漁港埠用地,如今面臨拆遷命運。
花蓮區漁會理事長 王登義:「這個拆完以後,能夠跟港務局還有我們縣政府這邊來合作,來把這一塊地,到底要怎麼來做,還有另外一塊地,就是舊的這個賞鯨碼頭這兩塊地,其實閒置在這邊是非常地可惜,我們希望就是說跟縣政府來跟我們港務局,甚至我們漁業署這邊,能夠一起來大家來合作。」
花蓮港分公司港務長 林清富:「那我想把這一塊地,是不是由縣政府它來收回去,收回去的由它來跟漁會,看怎麼樣去談合作;那第2個也不排除的,可能說如果縣政府那邊或是漁會那邊,有另外的想法,港務公司我們也不排除說,來跟漁會大家坐下來就這一塊土地,我們怎樣去能夠符合到說,我這個是一個觀光遊憩區,又是你漁業專業區能夠有漁業的特色。」
攤商目前都已搬離舊區,進駐到新建置完成的漁市場,不過攤商仍然對公共設施及漁市特色提出疑問,希望能夠塑造出花蓮漁市場的特色,招攬遊客到訪。
攤商 林先生:「這邊沒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點吧,就是可能說我今天要來港口,有什麼說要來港口,要來吃什麼特別好的東西,這邊好像也沒有,來這邊就是逛兩下就走了也沒什麼,(是不是跟外縣市的觀光漁市)(感覺落差滿大)是滿大的。」
攤商 王小姐:「你看它上面那個它也是用臨時的,要是跟前面一樣有那個採光罩,然後他就是在現在聽說好像是又重新設計,然後再重新再招標這樣,他很多東西都沒有做,你像我們這個門也都是自己做的、自己在花,因為它只有像這樣鐵門而已。」
對此,花蓮縣政府表示,今年度已編列相關預算,將儘速進行設計發包作業,改善公共設施頂棚的安全係數。
花縣府農業處漁牧科代理科長 吳雅琴:「棚架部分的話,這部分我們就是在今年度,也編列相關的經費來會去做建置,那目前可能會有一些因為過渡時期,有些臨時性的棚架,然後導致攤商不便這個部分的話,也請攤商見諒,那我們也會盡速地,第一個工程部分也會盡速來去做發包,第二部分就是棚架如果有破損,什麼部分的話我們會盡速,就是請我們委託管理單位,就是漁會這邊來去做處理。」
面對舊魚市拆除、新場域營運挑戰,地方政府與漁會正積極尋求合作契機,盼能改善設施、活化閒置空間,並注入觀光元素重塑漁市魅力。攤商殷切期待新市場能兼具功能與特色,吸引遊客再度回流,讓花蓮漁業文化與經濟發展得以延續與升級。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