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說族語、一下轉中文,這群泰雅青年用雙聲調方式,分享自己如何運用擅長的領域,成為傳承族語的力量。這一場由台灣泰雅族語文學會舉辦的青年分享場,就是希望給年輕人一個舞臺,讓來自不同部落的泰雅青年,用族語與行動述說自己的傳承路徑。而作為臺下聽眾之一的羅浮國小學生Hola也表示,看到哥哥姐姐們用族語與臺下的耆老們互動,也會啟發自己學習聽說族語。
桃園羅浮國小學生 Hola(柯立言):「因為學族語的初衷,就是要會跟長輩講族語,就是不是只會單字那些,你要學會怎麼跟長輩對話,先從聽然後再試著唸看看。」
台灣泰雅族語文學會理事長 Apang Bway(劉芝芳):「年輕的聲音,古老的回音,主要我們是要希望說,能夠有傳承這樣子的一個主題,我們邀請了各個不同部落的年輕人,來針對他們在自己,現代的生活領域當中各自的專業,他們如何在做這個傳承的這件事情。」
來自南投泰雅族青年會長周友慈,也在分享中談到自己從寫注音學族語,到現在成為族語老師的心路歷程,了解到族語運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累積族語詞彙開始,一步一步,會發現自己與族語的連結就越來越深,而周友慈也分享家人學習族語的可愛故事。
南投泰雅族青年會長 Yayut Buyung(周友慈):「我們泰雅族語的洗,有分三種洗,但我姊姊可能只學會一種,所以她每次都說我要洗碗、洗衣服,她都用同一個洗,那我就會常常笑她,她說妳不要再笑了,我已經很認真在學了,那我就想到這也是曾經的我這樣。」
在這場青年分享場,不只看見新一代泰雅青年走出屬於自己的文化之路,也看到了傳承的力量,再次將泰雅族聚在一起,讓族語不只是語言,更是實踐文化的重要延續。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