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簽下合作備忘錄,期待接下來推動偏鄉地區低碳農業轉型與永續發展能夠成功。作為全台第一個以低碳能源為核心規劃的重建社區-日光小林,長年與台灣碳權交易推廣協會,推展各項低碳項目。而為了推動農業轉型,導入科技灌溉系統和減少化肥使用、提升土壤碳匯等方式的「黃碳」,碳權協會就與社區、科技公司簽屬合作備忘錄,規劃1.6公頃的示範區,打造低碳農業示範社區。
社團法人台灣碳權交易推廣協會董事長 楊明坤:「這個計畫最主要就是要透過種植的方式,那跟傳統的耕作不一樣,就是盡量減少土壤的擾動,然後我們就可以利用一些方法學,可以把它認證成一個森林的碳權,那個也變成社區的附加的一個農業價值,以後綠能宣傳最重要的目標。」
科技公司營運長 林盈:「我們的一個技術跟方案是可以不離根,它本身就是接應到聯合國世界農糧組織,現在主要推廣黃碳的技術能力,那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技術能力幫助農民,幫助我們在第一線的農業工作的時候,我們可以省水、省工,那同時能夠照顧土地。」
對於社區而言,自八八風災搬離家鄉,來到日光小林後,他們再沒有自己的土地可耕作,想發展大武壠族農耕文化,還得租借周邊土地來使用。而簽訂合作後,社區期望未來農業示範區,是保障族親農耕權的同時,也能發展觀光產業。
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潘枝梅:「以前在鄉下就是種一些雞角刺、薑還有芋頭,來這邊都沒有自己的土地,(現在種植)都是要去鄰近的村裡面租地來做種植,(期待未來)可以帶一些旅客,客人去那邊參觀我們的植物。」
碳權協會補充,目前也規劃在全台原鄉推動淨零公正轉型倡議論壇,向政府呼籲推動淨零政策同時,應該投入更多資源,在因氣候災變而遭逢迫害的原鄉環境,加強部落生活韌性。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