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去年9月山陀兒與10月康芮兩個颱風接連侵台,帶來豪大雨勢,導致花蓮豐坪路三段嚴重淹水, 居民把矛頭指向荖溪流域的吳全段及山尾提防,因為溪水暴漲關閉水門,使得堤內積水。有受災戶說到當時積水高達一公尺,屋內財物嚴重毀損,也有外出打拚的族人,擔心獨自在家的年長親人。
受災戶 陳先生:「這一這個抽屜,一拉開滿滿的水到這邊,滿滿的水到這邊來,所以很多設備(壞了)最傷腦筋,然後已經第2次了啦。」
受災戶 江秀春:「(今年會不會很擔心)我就是在擔心,所以我還不敢去那個鬧區(怕回不來),怕又進颱風。」
受災戶 林中正:「我們幾個小孩子又在外地工作,隨著颱風的季節又要來臨了,擔心又跟上次一樣淹水、淹2天,他們都不能出門去找人幫忙,這就是我最擔心的狀況。」
為此,第九河川分署回應指出:目前該區的內水系統尚未接入第九河川分署的排水網絡,屬於地方權責,未來仍需地方政府積極規劃與協調,才能改善排水效能。
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副分署長 陳世峰:「那我們中央單位最主要是負責外水(堤防外)的部分,那內水區域排水(堤防內)的這個部分,是屬於地方政府;至於內水的排水系統,應該是全方面的去考量,那如果說有需要改善的時候,那有需要搭接到我們的這個水門,這方面可以從整體的一個考量,來做一個改善。」
花蓮縣政府水利科技士 楊定庠:「現在開發區現在是誰接管也不知道,你們的那一個(第九河川分署)(水門)也做好了嘛,我們管外水,你不要又把內水丟給我們,內水我們就沒辦法不是在推,(所以它應該要找誰)(內水的部分)地是誰的?開發區是那個的權責是誰?」
災後至今,地方排水責任與權限分工仍未釐清,居民憂心今年汛期再度重演災情,只期盼相關單位加速改善排水及防災設施,確保社區安全。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