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疾呼口號,呼籲醫事人力要增加,要求修法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原因是因為,之前有護理人力緊縮問題,現在又出現醫事人員嚴重不足問題,民團就指出,政府規範的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十年沒有修改,早已不符醫院實際人力需求。
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副理事長 郭蕢瑩:「醫檢師的人力配置,是在民國87年用病床來做計算的,各種檢體最大宗是來自於門診,以及健檢,而不是病房;那醫療人力設置的配置,絕對不能用最低限制,也不能用樓地板來做基準。」
醫療團體指出,據統計地區醫院的醫檢檢體來源,有4成來自門診,其餘住院、急診及健檢,則各有2成,並指出多數醫院聘僱的醫檢師,往往超過「醫療機構設置標準」的2倍以上。
台灣醫事檢驗產業工會常務理事 徐宏杰:「但是現在超過6成的醫檢師,他必須每天經手超過1百位病患的檢體,在抽血櫃檯抽血的醫檢師,每天至少要抽超過2百位病人,執業的人想要離開,留下的人就只能被迫加班一直加班,同時過勞惡性循環沒有改善。」
根據醫療機構設置標準規定,急性一般病床、每50床應設1名醫檢人員,而在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急慢性呼吸照護病房,分別每10床與30床設置1名呼吸治療師,並提供24小時服務。但醫療團體就指出,這樣的規定只注重加護病房及呼吸照護病房,忽略一般病房與急診的需求,可能間接影響到醫師的診斷與治療,對病人的病安是一大隱憂。
台灣呼吸治療產業工會理事 朱修儁:「當我們碰到急救的情況發生的時候,我覺得會很困難的是,當有 1個、2個,甚至3個、5個(病人)的時候,我們必須跟他講說,你先等一下,因為前面還有更嚴重的病人。」
對此,醫療團體就提出要求修法,要求以處方箋取代病床數、每50張處方箋增設1名醫檢師,若超過每月檢驗量、應減少過量核發的健保點值,並增設一般病房與急診的呼吸治療師,改善人力短缺問題。
民進黨立法委員 林月琴:「所以我們希望說,藥師的標準是每70張處方箋配置一人,那醫檢師是不是可以考量是50(張)的檢驗處方箋,來配置一人,才能夠有效地去支援我們的醫療前線。」
民眾黨立委 陳昭姿:「那呼吸治療師的部分,也明定一般的急性病房,還有急診就要設有專責的護理師,不是隨時從特定的病房去調動,我覺得他(衛福部)應該迅速啟動醫療機構設置辦法的檢討程序,但是這個檢討過程當中,請不要閉門造車。」
前有護理人力荒、後有醫檢師過勞,國內醫事人力不足的問題,仍需整體檢討,而針對醫療團體的訴求,衛福部也表示會進一步溝通討論。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