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德拉楠實驗小學推時農課程 獲教育創新獎

大綱

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的部落時農教育課程教材,獲得天下教育創新獎項,原視新聞團隊特別採訪、在地泰雅族老師、學生以及校長,對於民族小學接下來教學的展望與未來。

作為新北市唯一一所的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成立三年時間、努力用教育落實族群主流化,近日他們的實驗教育時農課程教案「雞哩瓜啦合作社」,獲得天下教育創新獎項肯定。

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老師 Sayun Tebun(張雨心):「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我們在做食這個、部落食農的食,其實我們是弄食物的食,因為人就是民以食為天,後來我們在組內開始一直在討論,我們今天一直在做食物這件事情、到底的意義是什麼?跟我們文化層面有什麼樣的連結?我們發現到,我們泰雅的長輩跟以前一直以來,不管是小米的種植還是採集的食物,其實跟時序跟時間很有關係。」

在春天就採不到冬天的食物,「部落時農課程」秉持著以生活文化的教育出發。作為八年級生的Sayun,雖然是烏來部落族人,但來到德拉楠服務之前,先在新竹尖石鄉新光國小任教五年時間,在那裡也讓她看見了族群文化、落實生活教育的可能。

這裡是每周三上午的部落時農課程,四十分鐘的時間,老師與一、二年級學生互動熱絡,小朋友積極舉手分享,打破傳統制式中教師與學生關係的上對下,在這裡、看到的更像是大人與小朋友一起共學相長。

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老師 Sayun Tebun(張雨心):「所以其實不管是由自己,或者是在跟二年級、一年級的小朋友,甚至是在跟鄰校的,我覺得共這件事情會一直圍繞在小朋友課程當中,也有一件事情是,我希望在他們這樣的成長環境裡面,不是一個人長大就好,他們要學會如何跟別人溝通、要學會如何跟別人合作,所以我希望這個能力,除了是文化上面帶給我們刺激之外,也希望在這樣的層面沿用到他們出社會。」

落實共思、共享、共做的精神,部落時農課程今年以小米為主題,而Sayun身後的小米田,也是當地族人無償提供,給學校作為文化營共同使用。泰雅老師在課程設計上,也努力從自身族群生活共感出發,去年獲獎的課程教案主題,以動物為主題,Sayun就從部落生活中常見的養雞出發,帶著學生一起蓋雞寮,共學共作的過程中,一起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老師 Sayun Tebun(張雨心):「那低年級的話真的比較難,因為低年級一、二年級很難去了解動物的陷阱,或者是動物的生長習性,因為真的比較要去爬山,那時候我們就跟部落老人家聊天,到底有什麼動物是適合低年級去觀察了解的,才發現到我們有很多mama跟yaki(長輩),他們其實家裡面都有在養雞,雞這個課程、在我們文化意義上面就很廣。」

像是在播種時,泰雅族會用雞血向祖先敬拜,甚至是出嫁女兒回家時,也會殺雞幫女兒補身體。「雞」在泰雅族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感性意義,這樣的教學方式也獲得教育創新獎項肯定。藉由教育,讓泰雅文化從小就種進每位泰雅族人的心中,德拉楠打開大門,將教學場域從校園延伸到部落,但在這個實踐的過程中,也可能面臨著挑戰。

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校長 tjuku kaljuvong(梁淑媛):「我們剛通過校務評鑑,那校務評鑑是通過的、都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再仔細看一下我們的課程,其實我們從110年到現在,我們的課程大家都還是在可以修正的階段,就是說我們在110年的時候,我們的課程其實非常地多,我們一直這樣走下來,老師也有這樣的認知,校長我們的單元那麼多,我們要不要把它焦點更聚焦在哪一些,屬於我們泰雅的文化上面,所以我們期望就是今年的第三年,我們可能可以發展出一個,我們比較確定的一個課程。」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三年來,走過的實驗教育教案,校長希望透過實體化的紀錄,肯定老師們的付出,未來也將朝向讓課程架構更聚焦,用跨領域連結的方式,發展出屬於德拉楠的泰雅課程。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