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走過30年復名運動 「當代噶瑪蘭人」新書發表

大綱

宜蘭縣史館耗時7年,串聯宜花東3地噶瑪蘭族人的生命故事,一本名叫「當代噶瑪蘭人的生命紀實」問世;以口述訪談紀錄了29位噶瑪蘭耆老們遷移、為生命奮鬥的心路歷程,也描繪出復名運動30年來的點點滴滴,透過這本書,也讓當代青年認識長輩記憶中的噶瑪蘭。

青年彈著吉他、唱著傳統古謠,揭開當代噶瑪蘭族人的生命紀實的新書發表序幕;宜蘭縣史館串連宜花東3地29位長者,以口述訪談的方式紀錄噶瑪蘭族的集體記憶。

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 Bauki Angaw(潘朝成):「1987年有一個偕萬來說我是噶瑪蘭,哪有人說自己是噶瑪蘭?(此後)自卑的噶瑪蘭人漸漸花了幾十年慢慢地打開(心胸)說『我就是噶瑪蘭!我有尊嚴,我們宜蘭(噶瑪蘭)應該要有尊嚴才對!』是為什麼在宜蘭(是)我們本來的土地,站在自己的土地卻不敢承認自己是誰?」

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 潘子淦:「這是我們噶瑪蘭最完整的檔案,透過耆老口說來寫,所以這本書在寫的過程一直跟部落有聯繫,看是怎麼說;像我們宜蘭(噶瑪蘭族)是說台語,台語就要翻譯國語讓你們來閱讀,慢慢地來做。」

動容的生命故事,描繪出噶瑪蘭族遷移、生存的心路歷程,給予當代青年一個寫實的族群記憶。

青年 Tuwaq Masud:「不管是宜蘭還是花蓮,很少走進部落真的去聽族人發生的生命故事,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寫實、紀錄當代各個地區噶瑪蘭族人的一本書。」

30年多來的復名運動,部分族人雖然尚未取得族群身分,但是強烈的自我認同和歷史故事也烙印在基因裡頭;即使受到復名運動的傷害,但仍堅毅地傳承給下一代。

宜蘭縣史館研究員 李素月:「其實他們懷抱著很深的運動傷害,像其實我們在訪談的過程當中你就可以感覺到他們情緒的起伏,其實很多族人他們雖然離復名運動感覺有點距離,然後我們從來沒有在公共的領域看見他們,可是他們一直認為自己是族人,然後也告訴他們的下一代。」

宜蘭縣史館長 廖英杰:「其實是這群長輩是跟更上一代的長輩們最密切的人,而且他們真正參與了噶瑪蘭復名運動的工作,我們就覺得說應該對這一批長輩們,他們的心路歷程做一個完整的紀錄,是希望對於未來噶瑪蘭族的登記這件事情可以儘速地完成。」

然而復名運動仍是未竟之事,即便2002年噶瑪蘭族獲得國家承認、正式成為法定原住民族,但仍有許多族人錯過登記期程而無法取得身分;期盼透過這本生命紀實,讓噶瑪蘭的精神記憶都能夠mai qaRapungus、不被遺忘。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