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國際典藏委員會年會 聚焦原民典藏管理

大綱

「國際典藏委員會年會」今年是首度在台灣舉辦,邀請了美國及加拿大原民學者進行專題分享,聚焦在《原住民族的典藏管理》。

一年一度的「國際典藏委員會」今年首度移師台灣舉辦年會,並要從四大主題中,探討有形與無形遺產的維護、倫理規範,以及如何透過「活遺產」的紀錄與典藏,並探索文化族群的情感與關懷、探討文化中的生命史、種族主義以及去殖民化等問題;而來自加拿大與美國的原民學者,也分享從事原住民族文物典藏與管理的經驗。

國際典藏委員會秘書長 Brandie Macdonald:「像在美國的印第安納州的博物館,就有在思考要怎麼去照護這些物品,而這些物品的監護權屬於誰?如何與當地社群合作?而不是只有博物館自己的角度。」

美國印地安藝術學院助理教授 Mary V. Bordeaux:「到了某種程度上我們就得做出決定,是要以國家政府的邏輯來檢視我們的文物,還是比較在意的是文物跟地方、土地的關係。」

好比近年在台灣興起的文物返還行動,就是透過博物館與部落接觸,進而思考文物的保存與歸屬,在部落與博物館做出決定、達到共識;而30多年來致力於向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要求歸還超過500具海達祖先遺骸和所有物的Lucy Bell,也呼籲全球的政府應該要正視文物返還的趨勢、不該懼怕。

海達歸還委員會創始會員 Lucy Bell:「我認為文物返還的案例是越來越頻繁,政府跟博物館就需要為其準備,同時也應跟原民社群建立更強的關係,無論是經費上的支持或是一些協助,無論是打造地方文化中心或博物館,讓原民對這些文物有自己的詮釋,都是可以努力的目標。」

國際典藏委員會秘書長 Brandie Macdonald:「我們要意識到自己身為原住民族、我們都是一體的,雖然跟土地可能已經沒有實際的連結,但我們心靈上跟過去的祖先,還有未來的下一代都是有所連結,心懷這個意念我們就能彼此療癒。」

在解殖民的浪潮下,博物館的功能也不斷的被重新定義,國際典藏委員會也強調博物館與館藏的文物間,應加強連結、理解以及保存,不應只是死氣沉沉的儲藏室,期盼透過不斷地省思,能共同為未來的典藏實踐找到一個新的平衡點。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