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區近期經常有民眾發現臺灣狐蝠,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之初,各界懷疑把病毒可能的宿主是蝙蝠,使得民眾對於蝙蝠有不好的印象,甚至懼怕。由於近期花蓮市區經常有民眾發現台灣狐蝠的身影,縣府就特別規劃臺灣狐蝠環境教育推廣活動,4號在北濱國小舉辦成果發表會。
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長鍾秀綢:狐蝠是吃水果的蝙蝠,翅膀展翅的寬會有一公尺。專家們跟我們說它是住在山溝、山凹處,結果後來經過一整年的監測,發現它不是住在山凹處,它是住在學校裡的椰子樹上面,其實狐蝠不是武漢肺炎來源,不會影響我們人的,它是吃水果的,跟吃蟲子的吃肉食的蝙蝠不一樣,所以它是我們的福氣。」
環團進一步指出,台灣狐蝠頭體長約20公分,雙翼展開可達1公尺長,主要以花朵、花粉、花蜜、果實及樹葉為食,對人是不會有影響力,因此民眾看見了也不要太過敏感。
民眾Yisiou:「小時候都有看到,現在就很少。以前房子都是木房子,那個蝙蝠都躲在家裡,以前的那個蝙蝠是很好的,是這個保育類,它是吃蚊子而已,其他都沒有傷害,對人類也沒有什麼傷害,你說看到哪個大隻的,以前我們看到都小小的,大隻的可能是外來的。」
為了讓更多民眾了解台灣狐蝠,花蓮縣府在狐蝠出沒的學校舉辦成果宣導活動,透過環境教育推廣,也讓學生對台灣狐蝠有正確的認識。
學生陳法旭:「我喜歡狐蝠,因為好可愛,而且喜歡它的地方是因為脖子還會有金色,而我喜歡金色。乾淨(環境)的話,才會讓樹木可以長出果實,讓狐蝠可以吃。」
學生余宇成:「我們不要傷害它,也不要用燈照它,這樣才不會讓它嚇到。」
後續花蓮縣府也將與林務局花蓮林管處合作,從校園推廣做起,宣導正確保育、通報觀念,該計畫也會走入社區,推廣保護狐蝠的全民運動。
責任編輯:德蘭亞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