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國內暫緩移工入境一年,如今鬆綁的移工引進限制,但真能舒緩缺工問題嗎?根據勞動部統計,各行各業別需求人數前三名,第一名仍是製造業2.2萬人、住宿餐飲業和批發零售業分別排行第二、第三,需求人數各約0.4萬人,而勞動部目前解決缺工的政策,是引進外籍勞工和增加國內勞工的職業訓練,但立委陳瑩就質疑,各部會未掌握主管事業缺工原因的特性,因此建議經濟部多納入其他部會,全面加強系統調查,並妥善訓練人力。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說:「我們共同商討對策,就是經濟部、勞動部跟教育部,有一個三次長的平台,然後把我們的需求,調查出來之後,在那邊做最適當解決對策的商討跟處理。」
民進黨立法委員Asenay Daliyalrep (陳瑩) 質詢接著說:「剛剛我講的這些被影響,我們提到的原住民勞動人口,大概有24萬人,24萬、 25萬左右,那當然就是說最近很流行的很夯的,高風險低薪資的8萬多外送員的人力,也其實沒有好好被訓練,然後沒有好好被運用。」
由於原民勞動人口大多處於高風險、高職災、高非典型就業和低薪資狀態,立委認為產業缺工不能只靠外籍勞工,但該如何從根本提升勞力質量?立委廖國棟則提出,台灣產業逐漸往半導體和高科技方面發展,勞動部須提升原民在未來新型科技的產業技術。
國民黨立法委員 Sufin‧Siluko (廖國棟) 接著問:「經過了20、30年社會的改變,教育程度的改變,你們應該要有新的視野來看,原住民未來職缺的環境,你們現在開培訓的專班,開什麼法律班,開什麼文化班,那都是過去的眼光是這樣看。」
勞動部長許銘春回應:「我們會跟原民會來討論,針對一些未來新型產業,一些比較高質量的,這些產業的技術導向的我們來開班。」
立委也認為,產業缺工不能過度依賴外籍勞工引進,在國際間疫情擴散之際,國內被迫容忍可能造成防疫漏洞的機會,要精準掌握勞工現況,才能避免勞動市場在中長程上發生供需失衡。
責任編輯:張嘉容、德蘭亞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