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仔細把畫本上的角色上色,老師則在一旁指導,這是高雄桃源區興中國小的美術課。多以布農族跟拉阿魯哇族組成的校園,校方積極透過各種方式,從小培養學生們的文化底蘊。不只連續四年拿下全國原住民族語戲劇競賽,學生組冠軍,校方更發揮創意,把每年競賽故事,透過孩子們童真的筆觸,化作成一本本的族語繪本,也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加深對兩族文化的特色。
興中國小學生 caüpü(郭郁文)表示:「畫了一個學期,看比賽的影片做。」
興中國小學生 Puni(洪妤喬)說明:「服飾線條太多了,然後它還有,貝殼要畫,布農族的只要畫菱形,三角形就好了。」
攤開每年製作的繪本,校方表示,之所以堅持每年製作,不僅是在幫學生們記錄探索文化,老師們也把繪本當作教材,用故事把族群精神傳承下去。
興中國小學務主任 Kaljuy patalaq (賴昭如)解釋:「把它轉換成繪本,它其實可以當作一般老師,他也可以在課堂上,然後來做使用,把我們的一些傳說故事,布農族的傳說故事跟,拉阿魯哇族的傳說故事,然後轉換成紙本,甚至是轉換成民族教育的教材。」
文化傳遞的作法有很多,而不管是用哪形式呈現,只要能把精神帶進下一代的心中,就是好的傳承方式。
責任編輯:芷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