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文健站長者 蔡成德:「上面的撥款是統籌業務裡面,在公文裡面寫有一般事務費,有照服員的薪資、人事費,我們都看不到。」
長者提出心中疑慮,舉手投足情緒滿滿,烏來福山與忠治文健站,首次舉辦聯合座談會,面對長者對於經費運用的疑慮,照服員仔細聆聽、並且提出解方。
福山文健站照服員 何雅惠:「其實我們長者的議題,就是希望我們可以把經費概算,能分享給長者,讓他們知道說他們在這裡,使用的權益是什麼。」
忠治文健站照服員 林美燕:「(建議)跟長者共同來開個會,把我們經費概算表放出來,然後讓他們告知說每個月固定,譬如說一個項目是多少錢,那每個月我們就只能用這個錢。」
透過會議溝通,期望減少對彼此的誤解,不過幅員遼闊的烏來區,交通成本一直是民眾就醫的阻礙;而文健站的師資、長照資源,往往也受到影響。
福山文健站照服員 何雅惠:「從年初就開始找社會局的資源,因為以前的話我們有健老巴士、玩具銀行,那些都有來,但是今年就找不到媒合不到老師。」
忠治文健站照服員 林美燕:「這裡的師資可能就是因為路途遙遠,然後有些講師不願意上來,(而且預算)只能支付講師費,那油料費可能就沒辦法去做核(銷)。」
無論是交通成本、經費核銷,新北市原民局也提出解方,希望增強文健站的照顧功能。
新北市原民局社福科長 Muu(呂偉麟):「所以我們這邊會去媒合相關的文健站的師資,不管是體適能的,還是一些文化的課程、傳統醫療等等,其實我們新北原民局,在經費核銷上面也從去年,原本是一年2次,那今年就更改到了一年4次。」
也就是說每3個月,就會對文健站的經費使用進行查核,確保每一分錢都能花在刀口上,讓長者的健康照顧更全面。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