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茂林區萬山里自茂林國小萬山分校合併,部落近40年未設立學校;而近年原民會規劃設置示範性質的原住民族學校,儘管《原住民族學校法》尚未立法,但已開始尋找具可行性的部落地點,因此立委伍麗華日前偕同原民會前往萬山部落,實地了解設校需求與族人意願。
部落耆老 梁景龍:「部落裡面大家都能夠講母語,不一定你一定是中級、高級(認證)、但是你都會講,那個是回來我們原來的部落情況;這一次的計畫大家想一想看看,原則上我非常非常同意。」
萬山部落居民 戴吉雄:「大多數的人心思都在外面工作,因為部落沒有生機可以(謀生),小朋友其實很難在萬山,有些父母親會覺得不可能,因為長期在外面工作、因為他的工作在外面,部落沒有地方可以讓他工作,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雖然族人支持在地教育,但部落面臨人口外流、難就業等挑戰,多數家庭定居都會區,恐影響招生狀況;對此立委伍麗華指出,預計採用「實驗教育三法」中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教資與課程設計具彈性、也可調整招生策略。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幼稚園升了一年級才收,一年級升二年級,就是說一年一年收,不是全部一下子變成六個年級,不是;那師資的話會在我們示範的一個計畫當中會做師培。」
原民會教文處長 陳坤昇:「其實要設置一個原住民學校,最重要的是師資跟課程還有語言的活力,這方面我們都必須要做非常審慎的評估,在地的耆老的知識我們是不是能夠把它找回來?還有我們祖先傳統各方面的文化技藝。」
原民會提到,萬山魯凱語已被列為瀕危語言,過去十年高級、優級認證通過人數持續掛零,但仍有族人能流利使用族語;希望設立學校讓年輕一代有機會學習族語,促進語言復振。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