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拌機高速旋轉,香甜的豆沙餡在裡頭跳舞,甜點師細心地填裝進擠花袋中,白的、紅的、綠的,井然有序,布農族甜點師宋梓嫣,正在為甜點教學做準備。
熟練的樣子、專業十足,在丈夫的支持下、加上擔心家人吃到不健康食物,花了一年時間看網路影片自學、加上社區大學的技職學習,開啟了她的甜點之路。
創業初期遇上COVID-19疫情肆虐,再加上丈夫離世,讓她深陷離別之苦長達1年之久,甜點事業也因此暫停腳步。不過,因緣際會接觸到永生花手作工藝,為她的生命照進一線希望。
甜點花藝師 Wuli·lslituan(宋梓嫣):「那時候有一陣子是走不出來的,後來我就是接觸了花藝以後,她可以讓我身心靈很平靜,接觸美的事情的時候,你不去有太多的煩惱跟憂愁,你不會去想太多的東西,等你完成一個作品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很療癒。」
沉浸永生花的療癒魅力,宋梓嫣重振旗鼓,在新北鶯歌開設花藝甜點店,斜槓創業之路再次啟程。為了打破疫情困境,網路直播、線上行銷也成為主要通路。而且她也結合社區、公部門的資源,在一次次的活動擺攤、課程教學當中做出口碑。隨著理想逐一實現,訂單、課程忙碌起來,就連陪小孩的時間也都被犧牲。
甜點花藝師 Wuli·lslituan(宋梓嫣):「有時候小孩生病或貓生病,然後你一個人又要教課,又要幹嘛,你沒辦法離開,沒辦法帶他們去看醫生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我做那麼辛苦,幹什麼,到底為什麼,會覺得說,當初一開始是想說,要好好陪小孩 真的工作起來的時候,真的沒有時間陪小孩,有時候會覺得對不起小孩。」
為了生活努力的樣子,宋梓嫣的妹妹們也都相當心疼,看她事業有成,也希望她能照顧好自己。
宋梓嫣妹妹 Lanhui·lslituan(宋妤潔):「然後那時候我正好也懷孕,有辦法可以幫她的時候,我都會去幫她,可能就做一些,宣傳、小編的工作、拍照、修圖這樣,之前還可以幫她,可是因為我回到彰化了,就真的沒辦法幫她了,她出大單的時候,她一個人,就是會做到凌晨這樣就滿心疼的。」
宋梓嫣妹妹 Ibu·lslituan(宋洛薰):「她常常一忙就忙到2、3點,然後早上10點又來開店,她一個人帶2個小孩,又要用一堆店(務)、做甜點,其實比我們想像中複雜跟累,不管你是要調配方或是烘烤,那時間上都是很花時間的,所以就是希望說她可以多注意自己的健康跟時間管理。」
從小在都會長大的她,常常因為原民身分被貼上異類標籤,歧視霸凌也少不了,社會環境的壓力讓她與部落的聯繫,只剩下短短的寒暑假,缺乏文化滋養的童年遺憾,宋梓嫣也開始將文化注入甜點與花藝,希望讓人們在享受藝術同時,也能感受到滿滿的布農文化。
甜點花藝師 Wuli·lslituan(宋梓嫣):「我一直以我自己是布農族為榮,那時候爸爸也沒教我們講族語,我就覺得很可惜,可是等你真的年紀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時候,你會覺得很後悔,你當初為什麼沒有好好學族語,所以我現在都會讓我的小孩學族語,我會跟他們講說文化的重要性,你要對自己有文化認同,別人才會認同你的族群。」
將文化注入生活當中,她也在激烈的花藝甜點產業當中,走出不一樣的路,結合了原民傳統飲食,像是洛神花、藜麥、馬告、小米酒,也是她食譜裡的主角之一。
宋梓嫣妹妹 Lanhui·lslituan(宋妤潔):「因為我們之前也是走文健站這一塊的,我就滿希望她可以進文健站,然後帶長輩做一些比較像是文化的活動,那因為她目前也很努力在做文化結合的部分,所以我覺得文健站長輩可以多一些療癒的課程,然後促進(長輩)延緩失能。」
宋梓嫣妹妹 Ibu·lslituan(宋洛薰):「那現在也走入原鄉了希望她也可以,再多去跟一些長輩去發掘一些原民專有的一些草藥或素材,可以做這方面的設計跟推廣,可以更把我們原民的文化發揚更大。」
發揚文化不僅是理想,更是她生命的實踐,溫故知新的個性,也讓她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透過手做延續文化。
甜點花藝師 Wuli·lslituan(宋梓嫣):「前陣子有去修兒童繪本花藝,那我就有結合布農族的繪本,(跟)小朋友介紹我們的文化繪本,介紹完以後然後教小朋友,把繪本裡面的內容,做出一個花藝作品,讓他們從小接觸文化,也可以接觸到美的東西。」
斜槓人生儼然成為當代人的模樣,而交織的身分、多重的專業,也讓宋梓嫣在激烈的產業競賽當中,織出一條屬於她的生命旗幟。而感受過生命的低潮、體驗人生的黑暗,甜點與花藝的美感與幸福,療癒了宋梓嫣的人生,他說: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希望能為這個世界,撐起一把幸福療癒的傘。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