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東Payuma南王部落十幾年歷史地標Pakumawan拆除,也再次凸顯了部落傳承文化過程中,使用上與現代法律的衝突。清華大學原住民族科學發展中心每年製作一部十分鐘教學短片,以及16部耆老訪談和外景的原民智慧講座影片,至今已有四部短片及超過70集智慧講座影片。今年教學影片就以卑南族的「少年會所Takuban」為主題。
Puyuma(南王)部落青年 Sulangair Pakawyan(洪崇維):「其實我們少年會所它是一個高腳屋的一個架構,可以從它的這個整體結構可以看到,它旁邊有非常多的側枝,去維持它的平衡;側枝跟它的那個屋頂的呈現的,其實是一個三角形的一個狀態,它的力是整個往下的,這樣子去頂、這樣子去繞,但是我們在這樣子在吹的時候,它還是會有可能會有移動、或是地震有移動的時候,中間的地方他們就是用竹子,去作為一個倒三角、去做一個袋子,然後就用藤去綁起來,這個袋子中間放大石頭。」
Puyuma(南王)部落耆老 Alisayan Dalising(陳光榮):「這個Trakuban被非常大的颱風,吹的時候,它不會很輕易的倒下去,會讓那個Trakuban穩住。」
清華大學原住民族科學發展中心主任 傅麗玉:「我們在談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時候,我覺得不要一直在執著說,傳統好像就是落伍的,不是!應該要去瞭解說,這個傳統它真正的意涵是什麼?」
高腳屋下方的三角懸空裝置,卑南族語是「Pakaarekeds」,意思是「使其堅固」,這也是卑南族傳統建築中重要的骨幹,因為當地震的時候,建築的上下三角形,在地震時能抵銷平衡,讓傳統少年會所不被震倒,卑南族傳統建築的防震概念,其實和台北101大樓的抗震原理相同。
清華大學理學院長 牟中瑜:「這個結構在目前來說有個專有名詞,叫「調諧質量阻尼器」,事實上在這個我們101大樓上頭也有一個,那它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它現在有兩個質量,一個是底下掛的、一個是上頭的、一個主要的結構往右動,那底下的球往左動,就會阻止那個主要結構動的幅度。」
清華大學原住民族科學發展中心主任 傅麗玉:「我覺得我們原住民族天生就是科學家,我們是天生的科學家,因為我們要遇到多少問題,而且都在大自然裡面,我們要自己解決,所以我們天生就是科學家啊!」
傳統文化中看見科學知識,透過學術研究,將原住民傳統科學與現代科學接軌,幫助文化傳承更深入,現代法令也能納入多元族群思維與尊重,挖掘紀錄原住民科學,讓台灣社會朝向真正的族群主流化邁進。
Puyuma(南王)部落耆老 Alisayan Dalising(陳光榮):「聽過去老人怎麼領導他們的團體,來吸收過去老人所知道的,來應用在你新的少年的團體,這樣的話Trakuban能夠永續、能夠持續下去,去發展少年的精神文化。」
責任編輯:温學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