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導演潘志偉新作品 描繪溪洲部落抗爭、拆遷

大綱

長期紀錄溪洲部落的阿美族導演潘志偉,又有一部新的紀錄片誕生—退潮坐在岸邊,以水的元素描繪溪洲部落,從抗爭、拆遷,到移居新部落的過程,聚焦多個居民的生命故事,闡述現代與傳統、新舊之間的碰撞與火花,也讓觀影的溪洲居民感觸良多。

依偎新店溪的溪洲部落,過去30年與政府法令拉扯,導演潘志偉用鏡頭寫下了拆遷的辛酸血淚,如今又有一部紀錄片—退潮坐在岸邊,24日舉行試映會。而溪洲阿美族文化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張祖淼,也親臨現場觀影,看到過去居民奮力地抗爭、及自我認同的重建等等,也讓他感觸良多。

溪洲部落居民 張祖淼:「因為我在裡面看到我太多母親(的畫面),特別有感觸第一次,我第一次這麼認真看這一片,比較符合我想說部落的故事面,因為其實我常常跟導演講說,可不可以讓別人說更多他(們)的故事,因為他們到部落的時候,可能已經是年輕人或者是青壯年,那他們看到的風景跟我的不一樣,我會覺得部落族人看了 會更開心。」

片中有一位耆老,並沒有搬遷到新的新溪洲部落居住,而是返回花蓮老家,並且重返曾經居住的花蓮林田山,期間耆老更是唱了一首族語歌謠。

紀錄片導演 Adeng(潘志偉):「就唱了一首阿美族祭典的歌,之後他就停下來,他就問我一句話,就是你聽得懂嗎?其實在語言上、在我身上是特別明顯,就是我沒有很努力在這個方面;我會覺得說那個衝擊是很大的,那我覺得他可能在大螢幕上給大家看的時候,他也在質問每一個孩子,那你聽得懂嗎?」

導演以細膩的鏡頭,捕捉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情感堆疊,並且以河水、浪潮,凸顯阿美族人與水資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更象徵族人的居所和歸屬感。

台大人類學副教授 施永德:「其實撒網捕魚對我們來講,是非常日常生活的一件事情,就是故事在中間你才會知道說,為了有這種日常生活;其實人的付出很多、人的抗爭很多(能有)屬於自己的日常,其實是很難得的事情。」

紀錄片導演 Adeng(潘志偉):「有些是看海邊、有些是看河邊,所以退潮坐在岸邊其實有不同解讀,有些人是覺得說,在溪(海)邊他們是一個撿海菜的時刻,然後是個分享的時刻,所以我覺得這個分享的時刻,就有點像是新部落,他們已經住進去了,那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潘志偉也說,拍攝過程衝擊很大,感受到時代的新舊之間、現代科技與傳統生活的碰撞與拉扯,感嘆舊有的事務也即將消失,並反思在歷史的洪流當中,部落的精神是否能夠被記住。未來他也期待透過鏡頭,把溪洲部落的家庭、情感交往,帶給更多人看到,真實描繪都市叢林的溪洲部落。

責任編輯:温學聖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