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五、六月疫情肆虐全台,台灣每日本土確診數以萬人起跳,衝擊各行各業,間接影響國內就業人口,各界質疑這就是使國人遠赴海外打工而受騙的最大元兇。
原鄉產業也在這波受到衝擊,今年五月花東旅宿訂房率掉剩兩成,花蓮著名的東大門夜市,店家業績也少了九成。嘉義阿里山、南投日月潭昔日人潮也因疫情,榮景不再。
原住民教育經濟協會祕書長馬燕萍說明:「當這些部落產品,沒有大量觀光客進到部落做購買的時候,這些產品進到都會做行銷,相對這些行銷機會又少了很多,當然疫情下有疫情下的產業經營方式,族人是否在這麼短的時間去做這樣的應變。」
還在建構中的原鄉產業,真的不堪一擊嗎?從這麼多青年在海外求職受騙的事件回頭思考,立委伍麗華除了提到原住民就業服務中心的構想之外,永續共享的概念存在原住民族觀念中,原鄉產業該如何發揮。
民進黨立法委員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表示:「我比較感慨的是說過去我們在面對這些法令,像森林法、水保法、動保法等等,它其實是斷裂我們跟土地的關係,今天我們慢慢希望能夠讓這些法令開始鬆綁,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去接的就是,吸引我們的年輕人能夠回到山林成為那個人力。」
但原鄉產業要達到永續,不能單單只靠把人帶回部落。馬燕萍表示,近年都會的青年族人,從事原民產業的意願逐漸升高,都市行銷管道的窗口,要怎麼對接原鄉產業,是在這波疫情及詐騙事件後,可以好好思考的方向。
原住民教育經濟協會祕書長馬燕萍補充:「這兩三年看到的都會族人能力是逐漸在培養跟增加的,部落有非常好的產品其實產業也逐漸在做改變,除了必須把人帶進部落裡面做實際消費之外,很多產品都需要到都會的市場來做行銷。」
原鄉都會對接的工程,看似充滿挑戰,但有了穩定的串聯架構,部落、都市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未來面對環境衝擊,原民產業也就有了新的發展及應變機制。
責任編輯:孫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