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少子化趨勢,社會對產婦及嬰兒健康措施的重視度也大幅提升,為強化弱勢族群的母嬰健康,衛福部從106年起推動「周產期高風險孕產婦(兒)追蹤關懷計畫」,期望透過規律產檢提升孕產婦的健康識能;但國民黨立委盧縣一卻指出,這份計畫對原住民產婦的補助平均每人僅5000元,對於居住在偏鄉地區、需要長途跋涉進行產檢的孕婦族人而言,這樣的補助明顯不足。
國民黨立法委員 Sasuyu Ruljuwan(盧縣一):「是不是因為她比較偏遠,所以她可能沒有受到應該有的照顧,而是比較偏重於在都會區,因為這邊是8977(人)、實際原住民是只有909(人),是不是這個部分可以再加強?雖然說你們已經說收案率已經達到192%,,這個收案率是相較於就是說地方政府共同訂定的目標值,這個部分我們會再來留意,在比例上面我希望原住民可以多一點。」
除了產檢補助問題,民進黨立委陳瑩也關注「醫事放射師」的薪資問題,指出這些專業人員除了具備專業知識、還要通過國家考試,但平均時薪只有129元,與醫事放射師的專業付出不成正比;陳瑩建議,可以透過調整菸捐政策,將加熱菸納入課稅範圍,將所得稅收用於提升醫事放射師的薪資待遇。
民進黨立法委員 Asenay Daliyalrep(陳瑩):「所以這個部分希望國健署他們可以趕快來通過整個加熱菸的這個菸商這些申請的一個審核,讓我們可以落實真正的收到這些菸捐然後用在醫事放射師人員的身上。」
衛福部次長 呂建德:「這個部分,我覺得確實就朝委員剛妳所建議的這個方向,我覺得這個確實應該是福國利民,那確實整個我想加熱菸議題外大家也都非常關心。」
目前,原住民產婦補助與醫事放射師薪資議題,執行方式仍待政府進一步擬定,如何達成共識保障各方權益,仍是未來政策制定的關鍵。
責任編輯:林懷恩